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个热词,受到各方高度关注。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如果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大系统,那么“高质量发展”就是那一根指挥棒。有网友说,从昨天的“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到今天的“中国质造”闪亮国际,再到明天的“中国智造”起航飞翔,其实我们这些年来就是跟着这根指挥棒在走。2月21日,浙江绍兴,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过初春的田野 图源:视觉中国
没错,如果把时间轴拉得更长,我们会看见,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科学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我们国家向质量进军的路线非常清晰,脚步也异常坚定。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有时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没有真正学懂、弄通、悟透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梳理下来,一般有以下五种形式:一是只顾经济、不顾结构的“片面观”。一提到高质量发展,往往想到的就是经济领域,于是就和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发展转型、商品服务升级等联系在一起。这有一定的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当初那个需要靠“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时代,大踏步地赶了上来。狠抓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高。然而,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导向,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说当前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不仅在物质方面有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经济高质量“一枝独秀不是春”,全方位高质量才能“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就要求我们把高质量发展放大到整个国家发展全局、整个现代化发展全程,真正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一条管总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筋骨血脉,成为激发内涵式、质量型发展动力的“躁动”基因。
国产大飞机C919 图源:新华社
二是只顾一时、不顾长期的“权宜观”。放眼世界,变革和动荡两种趋势持续演进,团结与分裂两种取向相互激荡。人类社会这艘巨轮穿越世纪疫情的波涛,又遭遇地缘冲突的飓风,阵营对抗的漩涡,通胀高企的暗流,能源短缺的寒潮,前路充满颠簸动荡。特别是美国对我国产业和技术封锁遏制加码,一纸禁令就可能使得一个企业、一个行业陷入困境乃至“休克”。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总方向。但同时,这也给有些人留下“印象”——高质量发展就是为了应对全球逆流、经济低迷而作出的“临时举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被迫之举”。事实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因为立足当前国际形势,但更多的还是立足于我们自身的实际。“打铁要看自身硬”,高质量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应付之策”“应时之举”,而是发展理念的“破圈”,是发展方式的“升级”,是发展动力的“换挡”,是发展目标的“迭代”。所以说,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同时,这也是面向现代化的必答题,是迈向现代化之路“绕不开的一道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现代化之路也需要我们转换思路、更新打法、讲求策略,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积跬步至千里”“积小胜为大胜”。三是只顾一域、不顾全局的“局部观”。有的人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首先经济社会要发展到一定程度,因此高质量发展是发达地区的事情,欠发达地区该考虑的事情应该是如何“高速增长”。事实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地不分南北的。只有各地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才能真正落地。放眼全国,高质量发展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各地需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对于本地来说核心在于走出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对于全国而言,就是既讲“一个都不能少”,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也承认客观差异,强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像在广西柳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在青海西宁,他强调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在陕西榆林,他强调,要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从国有企业到民营经济,从壮大实体经济到绿色低碳……总书记一直在为地方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定位、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方向。
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 图源:新华社
四是只顾“新”、不顾“旧”的“功利观”。高质量发展这个词,会让有的人将它与新潮、时尚、前沿等词汇联系起来,像耕种养殖等传统产业,听起来和“高质量”似乎沾不上边,还容易被贴上低端、守旧的标签。不可否认,新颖的事务可能潜藏着新趋势,带来新的增长点,但不能因为它光彩夺目、象征着探索和开拓,就忽视那些基础的、偏于传统的产业的巨大作用。当基础产业不景气时,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可持续发展。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高的楼层也得从地基打起。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让中国经济不断“做大”,现在的关键是还要“做强”。无论是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还是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缺了哪一块拼图都不行。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如何与过去做“切割”,而是怎么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升级传统产业,让它们更好地契合相融,构筑起经济发展的稳固城墙,完善和健全整个高质量发展体系。五是只顾量、不求质的“粗放观”。当前,各地都铆足了劲,不做“懒兔”当“赤兔”,开启了一场“花卷式”拼经济的赛跑。但是如果以“拼经济”为名行“拼凑经济”之实,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量的增长,不重视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只要是“来钱快”的,不管是“辣的”“酸的”“咸的”,都想方设法统统搂到自家篮子里,那么就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从长远看,这种为了出政绩而由着性子来的“短视”行为,仍然是粗放型发展方式,而没有做到依靠创新驱动。走老路,就去不了新的目的地。粗放型发展只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生态造成污染和破坏。
陕西岚皋古梯田以农旅融合带动当地种粮群众增收 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当然不是不要量的扩张,而是要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量的增长。这是对过去“以速度取胜”“GDP至上”“数字出圈”理念的“大换血”,从以往注重“有没有”“快不快”转向现在的“好不好”“优不优”,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而言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面向未来,在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中,高质量发展是必经的关口。往小处说,“高质量发展”并不“高高在上”,它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往大了说,“高质量发展”又关乎民族未来。现实已经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依靠规模和数量的老路早晚“凉凉”,唯有依靠质量和效益的新路才是“王道”。如果我们用不好高质量发展这一招,那么,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学懂弄通,方能做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拼经济的同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握规律和客观实际,才能烧好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道“大菜”“硬菜”,朝着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一路向前”。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